首頁 > 资讯中心 > 企业资讯 > 知识分享|什么是电阻体劣化?
返回
知识分享|什么是电阻体劣化?
发布时间:2024.05.31
浏览次数:134 次

如何理解电阻体劣化?


电阻体劣化是因极短时间的过载、过度的ESD、过度的浪涌脉冲等原因而发生的一种故障现象。 任何具有含玻璃的芯片电阻(厚膜电阻)都会产生这种现象,并且这种现象在客诉上反馈为阻值变小(大概5%~30%)、 仍有阻值、且阻值无法恢复为标称阻值。这种情况的麻烦之处在于,哪怕剥开保护层,内部的电阻层在外观上显示是无异常的。





起电阻作用的主要是电阻内部的黑色电阻膏成分,电阻膏的成分通常由导电物(氧化钌)和玻璃成分(玻璃釉)并由其他辅助成分组成。导电物和玻璃在决定电阻阻值上起了决定性作用。 当电阻层收到过载电压、ESD冲击时,电阻内部的玻璃成分会被隐性击穿,玻璃成分的电阻率下降。因为电流总是会沿着组抗小的地方流过。最终导致了电阻的阻值下降,且不可恢复。





通常的解决办法是 优化电路设计,减少浪涌的产生 使用抗浪涌电阻、高压电阻,这种电阻的电阻膏采用耐压性更好的材料,能有效提高高压下电阻层的稳定性。最高可承受3000V的工作电压(此为2512体积系列承受的上限值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