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阻与低容检测需同时满足设备参数要求和标准化操作规范,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精准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产品误判或应用不兼容。以下是整理后的详细规范:
一、低阻检测规范
(一)设备与治具要求
检测设备:必须使用低阻测试仪(又称毫欧表)。
治具标准:需采用 4 线分开式治具,保障测量准确性。
(二)检测点位与判定规则
根据电阻阻值范围和公差精度,明确检测点位要求,具体如下:
小欧范围(1Ω~10Ω)
常规公差精度产品:可选择正电极、背电极或侧面端头任意点位检测。
高精度公差(0.01%)产品:仅以正电极检测结果作为判定依据。
低阻范围(0.001Ω~0.99Ω)
检测点位:限定为正导部位,或正导与侧导的搭接处。
判定标准:上述两个点位中任意一个检测合格,即可判定产品符合标准。
(三)特殊注意事项
材质影响:电阻侧导为镍铬材质,本身存在 2~10mΩ 的固有阻值。
点位禁忌:若检测低阻产品的背电极,测量结果会叠加电阻层、正电极、侧电极及背电极的综合阻值,必然出现超差现象。
厂家差异:某些品牌按上述点位规则检测;某些品牌则以背导检测为标准。不同检测方法可能导致成品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不兼容问题,需提前确认产品对应标准。
二、低容检测规范
(一)设备要求
检测设备:需使用具备 1MHZ 档位的电容表。
精度标准:设备精度最低需达到 0.05%,否则检测低于 10pF 的低容产品时,会因设备精度不足导致结果偏差过大。
检测范围:低容产品定义为容量 0.5PF~1000PF 的产品。
(二)校准操作规范
低容检测的核心前提是设备校准,尤其针对 100pF 以下的产品,校准流程需满足以下要求:
校准重点:必须进行开路校准,且校准需与被测产品体积严格匹配。
操作标准:治具两个测量片的间距,需调整至与被测产品的长度一致(如测量 0603 体积产品,间距需约等于 0603 产品长度)。
偏差示例:若用 0402 体积对应的间距校准后,测量 0603 体积产品会出现 - 0.0148pF 偏差,测量 1206 体积产品会出现 - 0.0336pF 偏差。该偏差会导致 10pF、0.05pF 精度的产品检测结果失准,需严格规避。
本规范明确了低阻与低容检测的设备标准、操作流程及特殊注意事项,核心在于通过标准化设备选型、精准点位选择和匹配性校准,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一致性。
实际检测时,需结合产品阻值 / 容量范围、公差精度及对应厂家标准灵活执行,避免因操作偏差导致产品误判或应用兼容问题。建议将本规范作为现场检测的执行依据,定期核查设备状态与操作合规性,确保检测工作规范有序开展。27年电阻电容服务商,如您有选型需求,可直接联系我们,我们可以免费提供选型建议,以及电阻电容失效分析。